高校要像重视必修课程一样重视心理咨询室建设

发表时间:2024-04-09  浏览次数:26  

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心理咨询室?他们是否了解本校的心理咨询室情况,有咨询需求时能否及时得到满足?咨询体验感如何?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针对高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情况,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246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调查问卷7595份。调查发现,85.17%受访大学生表示所在高校有心理咨询室;78.13%受访者表示目前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可以满足需求,其中完全满足占43.50%,比较满足占34.63%。(4月8日《中国青年报》)


有超过85%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且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室的设置表示可满足需求,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做得不错。然而,考虑到大学生心理问题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加之近年来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日益增多,这样的调查结果还说明我们现有的心理咨询室离充分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


每所高校都应该有心理咨询室,这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大学连心理咨询室也没有,很难想象学校怎么开展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心理测评、心理疏导。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高校每年应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合理增加测评频次和范围,科学分析、合理应用测评结果,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高校要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院系定期研判学生心理状况。这都要求高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由心理咨询室具体牵头落实对学生的心理测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2022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中,对近8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抑郁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大约分别是21.48%和45.28%。另一项发表在《心理学前沿》的研究中表示,在调查了全国43个城市、23所大学后,发现大约10万名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2.8%。这些调研都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之所以要建设心理咨询室,首先是方便学校通过日常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普查),还有一种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工作坊发现。而这些工作的展开都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室进行,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讲座、心理测评,也要有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有的学校还没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服务极为欠缺,二是有的学校虽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心理咨询服务难以做到个性化,往往被动等待学生来咨询。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来说,就是很大的问题。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重视育人。高校要像重视必修课程建设一样,重视心理咨询室建设,把建设心理咨询室,作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标配。这也应该成为督查高校是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性指标。(青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