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报名网
Vocational Education www.ctpx.org.cn

通过专业赋能跨界合作改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发表时间:2024-03-04  浏览次数:104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这一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高天明将目光聚焦到了现实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这位长期和“抑郁”打交道,一直在从事“抗抑郁”相关脑科学基础研究的学者知道,无论是去除心理疾病污名化,还是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以及干预服务,都要靠全社会的努力。


“心理疾病没什么大不了,看医生诊疗就好了”


即便是长期和“抑郁”打交道的高天明,去年看到一组数据时,也大为震惊。


“我国的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有50%是在校学生(数据源自《国民抑郁蓝皮书(2022~2023)版》)。”高天明说,实际上,大家也会发现抑郁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自己身边,而且带来的影响和困扰越来越大,但在校学生占其中的比例达到百分之五十,实在令人震惊。在他看来,情绪的波动是正常且普遍的,但需要正视和调节,当压力以及各种负面情绪得不到化解,便有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天明提到,“压力是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现在已经比较明确,在压力情况下,我们大脑在分子层面会发生一些改变。”在他看来,压力指的不仅是绝对压力,还包括“相对压力”——“当我们的实际值和期望值差距太大,一直达不到的时候,这种持续的相对压力也会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即便是心理疾病,高天明认为,人们依旧可以进行干预和改善。“但问题是,现实中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存在明显的污名化现象,很多人不敢谈。”高天明说,“一个孩子打篮球扭到脚或是感冒了,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我去吃个药、看个病;但如果是心理健康问题,谁都不想认,也不想说,有的则把问题简单定性为不想学习,忽视了背后的求助信号。但其实,心理疾病就跟感冒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看医生诊疗就好了。”


到底是什么阻碍人们的抗抑郁之路?高天明认为,实际上,是社会对心理疾病的偏见和漠视,放大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跨界合作打造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


心理疾病虽然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是简单应付可以了事。


近年来,高天明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一线工作者交流时发现,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体系架构、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服务仍有不足。在他看来,无论是这些问题,还是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现象,其实都需要通过专业赋能,跨界合作来有效回应,“因此,我们希望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整合教育、社区、卫生相关资源。”


高天明表示,在评估和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加强以儿童为中心的心理健康信息平台和中小学心理评估体系建设。


在评估筛查方面,当下抑郁的诊断主要仍是通过量表等方式进行,高天明认为,目前仍可以通过各界协作,建立更科学、更精准、更适应当下学生实际状况的量表工具,提高受信度,“找到真正需要支持的孩子,同时,避免盲目地扩大范围”。


除了及早让有需要的学生获得有效的干预和支持,防患于未然,同样重要。


高天明表示,每个人对压力的易感性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轻度合适的压力可以提高动物应对压力的能力,我们也在进一步寻找这一想法在分子层面的物质基础和科学证据。”他说,“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借助这些研究设计出一个方案,引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帮助大家提高抗压能力。”高天明建议,不同领域的人们可以围绕这一议题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一个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策略。(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报名咨询15971453818/微信同号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报名指南  |  资料下载   在线报名 |   服务时间:08:00-17:30 (周一至周六)

版权所有©中都教育 Copyright © 2019, 邮箱:kaoshiban@126.com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镜像网站 否则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鄂ICP备1901766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4020016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