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学专家认为,学生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根本受益者。目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需要学生、教师及管理者共同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俞国良课题组针对我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展开了调研与分析。近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有待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尚有待提升。
据悉,课题组釆用自编“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全国20省市 82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经过近一年努力,现已初步获得相关研究结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总体而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有待加强,仅有47.1%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动性较高,21.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有66.9%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师水平、课程收获的满意度仍有待提升。此外,78.5%的学校设置了心理辅导室,但只有18.8%的学生正在使用。
从教师角度来看,56.5%的教师认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可操作性较高,学校领导及其他部系对心理健康教师的支持水平较高,但学校用于心理健康工作的经费较少、审批困难。中职学校心理辅导室基础设施初步具备,九成以上学校已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测查与干预机制,但仅有20.8%的专兼职教师承担心理辅导工作,专职心理咨询师数量欠缺。
从管理者角度而言,72.9%的管理者对学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满意,62.2%认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存在不足,亟待完善。同时,管理者评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工作状况、制度建设、专兼职教师胜任力和信息化能力均存在显著区别。
调查结果认为,全面推进和深化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中职学生需要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政府和学校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地位,为其提供更多优质资源服务;心理健康教师也应主动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认同等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专业胜任力。
管理者则需要牢固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精细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规范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持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力。